最伤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行为,它排第一,90%的父母还在做
发布时间:2024-11-12 05:39 浏览量:1
“有什么好哭的,你能不能懂点事?”
“这孩子一点都不用功,都是假用功!”
“你看你,这么一点小事都干不好,还能做什么?”
这些话术是不是听到感觉很熟悉,几乎每天都在各个家庭中上演。
在家长面前,即使孩子再优秀,也会被找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叫“糟糕的家庭,总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事情小到哪怕鞋子放的位置不对,吃饭掉了一块肉,衣服上弄了污渍,默写错了一个字……
父母都要挑孩子毛病,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殊不知这样其实是在消耗孩子。
01打击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有一句古话叫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古话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道理。
很多家长也将这一理念运用地炉火纯青,从小就会给孩子进行“否定式”教育。
这个出发点虽然是好,但是造成的后果,犹如一把匕首,深深地刺进了孩子的内心。
生活中,父母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各种否定、贬低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这不是打击式教育,只是打击,更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伤害。
01伤害孩子大脑
在综艺《少年说》中,一个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
“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结果,她妈妈冷冷地回应说:“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
当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打击的时候。
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女儿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说,都无法劝服妈妈,于是哭着走下了台。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点,他们肆无忌惮地对孩子打击、嘲讽甚至谩骂。却不曾想,语言暴力虽然不攻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还特别惊人。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曾对遭受过父母言语长期攻击的孩子进行过大量研究,发现父母的言语暴力会增加左侧颞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的灰质体积,增值达到 14%。颞上回区域也和言语智商有关。父母言语暴力越多,这个区域的增加体积越大。
这个区域和言语智商有关,也就是说,被长期吼骂的孩子可能难以发挥正常智商水平和语言能力,还会导致孩子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升高,改变大脑结构,从而影响孩子的记忆中枢。
我们都知道前额皮质、杏仁核和海马体是大脑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
父母肆无忌惮的打击和谩骂,会让孩子压力水平陡增,皮质醇分泌过多损害海马体,影响孩子记忆和学习,同时,这种长期压力会使孩子前额皮质发育缓慢或者不发育,从而影响孩子的语言、逻辑、推理和自我控制等能力的发育。
要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那就必须让孩子的前额皮质有更好发展,我们可以考虑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通过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来帮助孩子提升。
充分遵循了大脑的机制,通过多点位精准的刺激大脑特定区域,对大脑的前额皮质进行科学、精确的锻炼,使该区域的脑神经变得更加强壮、更加的发达 。
02孩子会不自信
一味的否定自己的孩子,他们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自卑情绪,习惯性的看低自己,从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越容易活成父母否定的那个样子。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就是如此,每当看到她被妈妈否定的样子,都无比让人心疼。
选了自己喜欢的裙子,妈妈嘲讽她没眼光,换成别的颜色后,妈妈又说她没主见;
工作后成为一名记者,只要一和家里通电话,妈妈就嫌弃她的工作没编制,不稳定;
攒钱买了自己第一辆车,开开心心带妈妈兜风,没想到妈妈嫌她的车太便宜,丢人。
久而久之,曾经那个骄傲又坚定的月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畏首畏尾,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女孩,就像妈妈说的那样。
“人如同塑造陶瓷一样,小时候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积极的暗示让孩子从中受益,消极的暗示却让孩子徒留伤害。不经意地把那些负面暗示灌输给孩子,成为孩子一生的魔音。
家长可以试试以下3种方式来帮助孩子
01及时鼓励孩子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名词,叫做“翁格玛丽效应”。
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叫翁格玛丽的女孩,本来长得不是很美,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给她信心,鼓励她:你很美。
由此,女孩有了信心,每次照镜子的时候,她都在心里对自己说:“其实,你很美”。女孩也越来越美了。
翁格玛丽效应,说的便是鼓励、赞美给人们的心理暗示作用。
如果家长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言行,充分地肯定、信任、欣赏孩子,传递给孩子正面的期待,那么孩子往往就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信,越来越优秀。
02适度给予建议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应该过分干预和解决问题,而是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让他们自己找出解决办法。
当孩子成功解决问题时,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通过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03不要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才能,家长不应该过分强调孩子与他人的比较。
在成绩、兴趣等方面,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们在这方面努力,而不是与他人比较。通过不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