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熔炉培养出来的医学专家——黄乎
发布时间:2025-03-26 06:28 浏览量:5
在闽西的崇山峻岭间,1916年早春的寒风掠过南阳村的茅草屋顶,一个贫苦农家的婴儿呱呱坠地,谁曾想这个啼哭的婴孩将踏上一段跨越枪林弹雨与手术刀光的传奇人生。黄乎,这个从红色摇篮里成长起来的医学专家,用他百年的生命轨迹,诠释了什么是"红色基因"的真正内涵。
黄 乎
十六岁的少年黄乎放下放牛的鞭子,握起革命的枪杆,成为中央苏区万千"红小鬼"中的一员。当长征的号角吹响,他的脚步丈量了湘江的血水、泸定桥的铁索、松潘草地的沼泽。在那些饥饿与死亡如影随形的日子里,年轻的黄乎或许还不完全懂得主义与理想,但他懂得这支队伍是为像他父母这样的穷人打天下的。过草地时,他亲眼看见陷进沼泽的战友高举着医疗器械沉没——这些画面成为他日后转战医学领域的精神密码。长征这部"人类精神的史诗",在黄乎身上刻下的不仅是战士的坚韧,更孕育了医者的仁心。
长征时红军使用过的器材
抗战的烽火中,黄乎完成了从战场到手术台的惊人转型。在延安的窑洞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他见证了什么叫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位没有正规学历的红军战士,硬是靠着一股钻劲掌握了精湛的医术。1949年他随军进入北平,成为新中国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在协和医学院的岁月里,他将军队的纪律性、长征的坚韧性注入医学管理,培养出一批批"又红又专"的医疗人才。他常说:"手术台就是我们的战场,病人的生命就是我们要坚守的阵地。"
黄乎使用过的医学镊子
离休后的黄乎依然保持着红军本色。那身洗得发白的军装,那双磨破的解放鞋,那支记录新闻的铅笔,都是他永不褪色的精神徽章。百岁高龄重返长征草地时,老人凝视着已成旱地的沼泽,目光穿越时空与年轻的自己对话。他珍藏的不仅是个人记忆,更是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当他在支部会上颤巍巍地掏出记满时事笔记的纸条时,在场的年轻党员看到的是一位永远在"思想长征"路上的战士。
黄乎使用过的臂
黄乎同志溘然长逝,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位百岁老红军的传奇故事,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明镜。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他"待病人如亲人"的教诲格外珍贵;在物质丰富的当下,他"一双解放鞋穿十年"的作风尤为震撼;在价值多元的时代,他"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更显深邃。这位从闽西大山走出的红色医者,用一生证明:最精湛的医术永远生长在最纯粹的信仰土壤里,最顽强的生命力永远源自最坚定的理想信念。
黄乎使用过的卫生包
黄乎同志安息了,但他种在协和园里的精神种子正在发芽。当年轻医学生们翻阅他泛黄的回忆录,当手术台前的医生想起他"生命至上"的嘱托,当科研工作者面临瓶颈时想起他长征路上的坚持,这位老红军其实从未离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医学的温度源于人性的厚度,而人性的厚度,往往在红色大熔炉里淬炼得最为纯粹。
黄乎同志。
有关领导看望黄乎老红军。
红军军医使用过的卫生工具箱
红军医生用过的镊子
红军长征过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