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评|160X6.0PRO vs C202 6PRO

发布时间:2025-02-01 11:38  浏览量:14

特步160X6.0PRO,安踏C202 6PRO ,李宁飞电5Elite。

他们有什么区别?他们适合什么样的跑者?
本期我们将从:实战性能、使用寿命、适配场景等多角度出发,对三双跑鞋进行横向对比测评。

在称重之前,我们先聊鞋子的尺码可能会更公平些。
以我个人为例,索康尼,亚瑟士,nike,adidas的竞速跑鞋我都会选择42码,265内长的跑鞋。160X6.0PRO和飞电5Elite我需要选择41码才不会偏大,C202 6PRO则需要最少选择42.5码。

而且强调一点,如果你之前尝试过其他安踏的产品,即使是同一代的C202 6.0,相对来说,这一代的C202 6PRO都会偏小一点。

实测42.5码安踏C202 6PRO,左脚194.3g,右脚194.8g。

41码飞电5Elite左脚194.9g,右脚190.5g。

41码160X6.0PRO左脚191.3g,右脚190.1g。

不管是从泡棉的弹性、动态的回馈性、还是鞋身的滚动性角度出发,160X6.0PRO都是远优于另外两双的。

这些都注定了160X6.0PRO的下限不会低,但是上限是由设计决定的。
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老师在分享这双跑鞋时都在强调:160X6.0PRO的后跟中底布进行了切割,柔和的后跟脚感对于后掌跑者更加友好。

但是真的有纯粹后跟落地,完全不用前掌介入的跑者吗?反过来来说,今天国内的破三跑者,有多少位完全的前掌跑者呢?我们再犀利一点,国内有多少能够全程前掌完赛的职业精英选手?
几乎所有跑者的足下滚动过程,都需要前后掌泡棉的同时介入。

那么,这种分离式的前掌后掌脚感设计,在后掌落地时就会有前掌过于上翘的感觉。这种设计确实会加大前掌的滚动效率,相对应的碳板跑鞋的跷跷板效果就会更明显,简单来说就是让你瞬时间跑的更快。

前掌也是如此,前后掌的分离设计会让160X6.0PRO的前掌能够独自形成一个完整的滚动弧,而且泡棉韧性非常足,几乎不会有太大的构型变化,那么即使前掌落地,整体的滚动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综上所述,是不是感觉160X6.0PRO就无敌了。
但是马拉松不是5km,10km,也不是20km,他是42.195km。前半程的过度消耗就会一定程度的影响你的后半程状态,也就是说会增加你后程跑崩的风险。
而且这种效果是无差别的,你慢他会让你变得快起来,你快他会让你比那更快。

如果说,选择另外两双跑鞋是为了发挥你当前最好的水平,那么选择160X6.0PRO就存在赌的成分,要么崩,要么PB。
所以我们对于160X6.0PRO的测试结论是:激进的动态脚感更适合喜欢韧性脚感的前掌跑者,如果你的能力足够,这双跑鞋的动态增益是三双中最强的,但是同样面临着过度消耗的问题。
但是如果你只是想选择一双10km或者5km的竞速跑鞋,160X6.0PRO的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同时,相比另外两双跑鞋,160X6.0PRO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劣势。C202 6PRO和飞电5Elite不管怎么设计,竞速属性都不可能比前代更差,但是160X6.0PRO的前代是一座大山,即使是今天的国产跑鞋们都逾越不了的大山。

所以今天160X6.0PRO的口碑,可能就没有另外两双好。

如果用平庸来形容人,它一定是一个贬义词。但是用来形容跑鞋,在2025年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优点。
2022年我们就说过,碳板跑鞋的构型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了。

你也会发现,今天的很多产品并没比两年前的产品优秀到哪里去,大家都在寻求突破,然后就诞生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产品。你想要的他没给你,你不想要的它当作亮点。
C202 6PRO是一双没有任何亮点的跑鞋,它吹嘘的泡棉质感,鞋身稳定性,前掌饱满度,除了外观设计真的很牛逼以外,这些卖点都是一双千元价位的产品本就应该有的属性。

但是,没有亮点,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缺点。
C202 6PRO的泡棉弹性虽然比不上160X6.0PRO,动态饱满度比不上飞电5Elite,但是干脆的泡棉能够满足路跑,场地的多场景使用需求。
前后掌的一致性,能够满足这双跑鞋对于前后掌跑者的综合适配性。

而且,后跟的稳定性让C202 6PRO上了大分。同样是轻快脚感的跑鞋,C202 6PRO不管是脚感的回馈性,鞋身的轻量化设计,还是板材的蹬伸感,都比不上metaspeed edge pairs,但是metaspeed edge pairs的后跟要更窄,那么它就没有C202 6PRO那么广泛的适配性。

平庸就是C202 6PRO最大的优点,如果你不知道选择哪一双碳板跑鞋,选C202 6PRO一定不会错。

但是如果你有其他的要求,比如说,你希望用1699的价格买一双滚动性更强的碳板跑鞋,或者你希望花这样一个价格买一双泡棉饱满度更高,更适合路跑的碳板跑鞋,你都会有更好的选项可以选择。

最后是飞电5Elite,这双鞋有个非常大的优点,也就是这个优点让它能够成为我们2024年的年度最佳竞速跑鞋,而不是另外两双。
这个优点就是:他的脚感和160X3.0PRO非常神似。没错,这就是它最大的优点。

我们抛开场地竞速,只跑半马,场地偏多这些使用场景。如果场地偏多,你喜欢某某,甚至你喜欢某某某跑鞋我们都能解释得通。
但是,单从马拉松跑鞋的角度出发,直到今天,160X3.0PRO柔韧饱满的脚感依旧是当前国内进阶以上跑者最能接受的,而且最喜欢的跑鞋中底脚感,没有之一。

我们之前就解释过,这种脚感就像手指按压洗衣凝珠的体感,它会通过材料的饱满度给予跑者一定的承托感,同时给予跑者一定的缓冲感,优秀的泡棉回馈感又不会过于拖沓,就能保证前后半程的脚感一致性。

单纯这么说,大家可能不太好理解,而且最近对于这种脚感的争议非常大,甚至出现了「宗教鞋」,「李宁孝子」的评论。我们在这里进行一下统一的解释。

你们喜欢XX也好,你喜欢XXX也罢。我们现在离开你们的使用场景,离开偏软的场地,来到路跑赛道。
先明确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是「人」,我们会「累」,这一点很重要。
你只跑5km,10km,半马,你会觉得XX,XXX跑鞋很爽,但是马拉松直到30km才刚刚开始,干脆的泡棉会随着你身体状态的下滑而变得邦硬,一场马拉松你可能顶下了。但是每月一场呢?每个月两场呢?
160X3.0PRO柔韧饱满的脚感不仅仅是在马拉松后半程,而且是在你的身体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下,依旧保证相对舒适的脚感以及优秀的滚动状态。

我们不是说160X3.0PRO这种脚感在所有场景下都比其他跑鞋要好,这双跑鞋拿到场地,去跑一个5km,去跑一个半马高配速,我们都嫌他重,嫌他拖沓,更何况是场地偏多或者是半马以下距离偏多的跑者。
但是在马拉松,42.195这个距离下,160X3.0PRO的脚感更加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聊了这么多废话,我们回到主线内容。那么,相比160X3.0PRO,更加轻质的飞电5Elite有没有什么缺点?

第一个就是鞋头缺失,因为材料的问题,飞电5Elite已经很难再加入跖枕科技了,但是当前弜结构又用不了,就只能通过将趾骨后方的接地区做的相对平整,堆叠出一个跖枕,来保证这双跑鞋具有一定的科技属性和宣传点。

这也就导致了泡棉离地点靠前,趾骨到鞋头的坡度过大,进而缩短了前掌蹬伸的行程,纯前掌大步幅跑者会有一点难受,其他跑者不会有不适,反而会更加激进。

第二点就是泡棉密度,胚膜发泡确实相比于传统珠粒发泡具有更高的材料属性,但是泡棉密度上两双跑鞋差距很大,也就导致了飞电5Elite要比160X3.0PRO软一些,饱满度要差一些,相对应的,场地的属性就会差很多,也就导致了这双跑鞋我们只建议路跑使用。

竞速跑鞋鞋面对比,主要就是三个点,透气性、包裹性以及舒适性。
透气性方面,三双跑鞋都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透气表现,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包裹性,也就是鞋楦的处理上,三双跑鞋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虽然160X6.0PRO的前掌也进行了适量的加宽,但是160X6.0PRO和C202 6PRO的鞋楦处理方向都是一致的,都是偏向为跑者带来更高的竞速水平而设计的。韧性的鞋面加上合理的鞋楦设计,都能够为瘦脚,正常足型,前掌略微偏宽跑者来带优秀的包裹体验。

但是,想对来说,飞电5Elite的包裹体验就很一般,甚至非常差劲。如果你的脚掌不是非常的宽大,这里强调了非常,或者脚部体脂含量没有那么高,飞电5ELite过于松垮的鞋楦设计都会非常难受,特别是长距离后半程,鞋脚一体性很差。

而且,在如此松垮的鞋楦设计之下,飞电5Elite还加入了袜套式设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觉得袜套式的设计一定会拥有更好的包裹体验,更加出色的鞋脚一体性,更加优秀的质量控制,对吧,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任何的合理设计,在极致的定语下,都会失去他本来的优势。比如:越来越透气,越来越轻,同时也越来越薄。

袜套式设计的C202 6PRO和飞电5Elite,虽然也像飞电4Ultra和Alphafly一样设置了鞋带受力区,但是脚背上方的弹性材料更薄,也就导致了这两双跑鞋在穿着时需要反复的调试,以找到鞋带合理的长度。甚至有可能已经跑了两公里,才发现鞋带越来越紧,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调整。
C202 6PRO本身就更偏向包裹属性,采用袜套式的设计我们可以理解。

但是飞电5Elite松垮的鞋楦就不得不把鞋带系的更紧,鞋带对于脚背的压力就会越大,然后你就会发现压脚背了,你就不得不松一点鞋带,然后包裹性又不足了,又开始系紧,然后系紧,松开,系紧,然后再松开。
160X6.0PRO采用了最传统的鞋舌设计,反而获得了最好的动态舒适性。

鞋面对比上,如果很在乎包裹性和舒适性,C202 6PRO和160X6.0PRO都是不错的。C202 6PRO的鞋面质感会更高一点,160X6.0PRO的鞋面动态舒适度会更好一些,而且能够匹配一定的宽脚人群。
飞电5Elite的鞋面设计,在该定位,该价位下,不及格。宽脚和胖脚是两个概念,但是飞电5Elite的鞋面设计完全没有考虑这这些。

对于大底的对比,这个价位除了索康尼的部分产品以外,大底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所以我们直接说结论。
抓地表现,三双跑鞋都是第一梯队的水准,混合路面都能轻松应对。C202 6PRO采用了类钉设计,场地的抓地表现相对来说更加突出。

耐磨方面,C202 6PRO类钉设计本身就会牺牲掉一定的耐磨属性,然后飞电5Elite这一代的大底进行了软化和厚度减少,所以C202 6PRO和飞电5Elite的大底使用寿命相近,从当前的使用情况来看,混合路面穿到800-1000km都是能够达到的。

160X6.0PRO的大底磨损情况要比另外两双好一些,使用寿命也会比另外两双久一些,我们觉得只要鞋面和中底不坏,160X6.0PRO的大底就可以一直穿下去。

下面将对三双跑鞋进行简短适配总结:
如果你只在乎跑鞋是否激进,鞋身性能是否优秀,或者你是喜欢韧性脚感的纯前掌跑者,我们会更加推荐160X6.0PRO。

如果你的使用场景比较复杂,而且不希望买错,希望物有所值,C202 6PRO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但是,假如你的使用场景只有路跑,而且喜欢160X3.0PRO的脚感,如果哪天160X3.0PRO停产了,或者现在你已经不满足于160X3.0PRO的重量控制,以及透气属性了,飞电5Elite可能就是当前最好的替代品。

标签: c202 c2026pro 6pro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