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过继给伯父成医生,本来只对伯父尽孝,但却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发布时间:2025-03-23 21:52 浏览量:6
文/清华 讲述人:曲秀梅
1974年,东北的腊月天,冷得不讲道理。泼出去的水,在半空就结成冰碴,簌簌落下。
家里养的一条大黄狗蜷缩在窝里,只露出湿漉漉的鼻尖,连平日里到处滑冰车的调皮孩子,也被这寒冷“困”在了屋里。
母亲躺在炕上,一阵阵疼痛把她折腾的有气无力。
此时伯母正蹲在灶坑前烧火,灶火舔着锅底,锅里的水沸腾,两个荷包蛋在水中微微晃动。
4岁大的我,围着锅台盯着荷包蛋看,荷包蛋鲜嫩的模样让人垂涎。
当荷包蛋凝固熟透时,伯母用勺子撇出一碗浮沫,放一点糖递给我。
剩下的两个荷包蛋刚盛出来,母亲那屋传来婴儿啼哭声,伯母满脸堆笑的说:“生了,快看看是男孩还是女孩?”
奶奶端着荷包蛋推开母亲那屋房门,伯母也跟了进去,紧接着,便是伯母和奶奶窃窃私语说着悄悄话。
当时我只知道多个弟弟,别的不知道。
我8岁大时,弟弟满4岁,别人家孩子过完生日已断奶,弟弟4岁大,母亲还抱在怀里喂奶。
当时我不明白,母亲一边因缺乏营养骨瘦如柴,一边还惯着弟弟,给满地跑的他喂奶。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在母亲怀孕时,奶奶和伯母还有母亲,便商量好了,假如母亲生女儿,自己留着养。
假如母亲生儿子,过继给伯父伯母,伯父伯母结婚10年没有孩子,便决定抱养一个。
奶奶意思,抱养也要选个知根知底的人家,起码孩子随父母心地善良,长大不给大人惹麻烦。
恰巧这时母亲怀孕了,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对母亲来说,有儿有女人生没有遗憾。
那时不知道母亲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因此当伯母见母亲生下弟弟时,高兴坏了,请假给母亲伺候月子。
奶奶有三个儿子,伯父18岁当兵离开家乡,退役后分配在市里工作,工作期间,认识伯母,两个人婚后在市里安家。
父亲排行老二,是让奶奶操心多的一个,因为父亲从小就体弱多病。
和父亲同龄这帮小伙,二十三、四岁已经结婚,父亲28岁还没对象,奶奶急的不行,到处托亲戚朋友给父亲说媒。
母亲个头不高,长相一般般,说话慢吞吞的,是个不起眼的人,同样,她成了剩女。
后来,经人介绍,两个同命相怜的人结婚并生下我们姐弟4个。
伯父伯母有正式工作,打算把弟弟抱回家前,伯母说:“建国(伯父给弟弟取得名字)先让弟妹带着,啥时候断奶啥时候咱抱回家,这样好伺候。”
这才有前面说的,弟弟4岁大没断奶,原因是,母亲舍不得弟弟,有意多喂几年。
但说好了过继给伯父,也不能一直拖着,再说了,等弟弟大点懂事了,抱走对他幼小的心灵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那道伤痕或许会伴随他很久。
于是,伯父和伯母来了,带来一箱糕点,一箱罐头,还给我们每人买一套新衣服。
当天晚上,伯父和伯母把弟弟先抱到奶奶家,在奶奶家住了一晚上。
主要是怕弟弟晚上闹人,先试试离开母亲能不能行。
结果弟弟像是明白,伯父和伯母家境优越,能给他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能给他创造读书机会。
伯父抱起弟弟,弟弟笑呵呵的一点不闹,伯母高兴的掏出一把糖果,揣弟弟兜里。
伯父共在奶奶家住了三天,待弟弟和他没有一点陌生感后,把弟弟抱回城里。
弟弟住进伯母家,伯母买了好多玩具,好多奶粉,还有一些漂亮衣服。
刚住进前两年,光伯父回来过年,看望奶奶和我们,每次回来,伯父会给我们带礼物,并给父亲带药,给母亲几百块钱。
伯母则专心陪弟弟,在我还没上小学时,弟弟已经送进市幼儿园了。
过了几年,弟弟已经适应伯父和伯母是他爸妈时,伯母才带他回来,见过父母和我们姐弟。
不得不说,伯母对弟弟很疼爱,因为吃的好,弟弟白胖白胖的,比在家时脸色红润,个头高出一截。
还有,弟弟在家时,穿的邋遢,姐姐总嫌他是个小鼻涕精,去伯母家才两年,如今穿的干干净净。
说话很有礼貌,我们给他一个苹果,他会说:“谢谢姐姐,你们都有苹果吃吗,没有我不吃。”
看着弟弟如此乖巧懂事,父母和我们全放心了。
随后几年,伯父伯母每隔一段时间,便带着弟弟回来,跟我们住几天。
虽然弟弟过继给伯父,但我们依旧像亲姐弟一样,感情很好。
夏天,我们带弟弟去河里摸鱼,冬天带他去堆雪人,过年,家里没钱买年货。
伯父和伯母会把单位分得米面粮油送过来,我们跟着他早早吃上细粮。
邻居们见了,有羡慕的,也有说风凉话的。
有说:“还是有个城里亲戚好,能吃上大米白面,俺们一年到头吃粗茶淡饭,吃到难以下咽。”
有说:“他家吃的好还不是跟孩子借光,不是因为把孩子过继给大伯哥,谁会往家里送这么多好东西。”
母亲听后很难受,会自责,父亲说:“你就是耳根子软,听风就是雨,管别人怎么说,建国送给大哥比在咱家享福。
你自己看看,咱大儿小学毕业回家种田,大闺女初中毕业也回家种田,二闺女读完好,但没钱供她,幸亏有大哥贴补,才考上师范学校,要没有大哥大嫂资助,也在家跟土地打交道。
再看看建国,马上高考,上次大哥回来说,以建国成绩,考上大学没问题,你应该庆幸建国过继给大哥,要是在我们跟前能有出息啊。
父亲毕竟是男人,想得长远,母亲到底是女人,满心满眼都萦绕着对儿女的牵挂与疼爱 。
1994年,我们家发生两件大事,喜忧参半,忧是父亲病重去世,喜是弟弟考上大学。
父亲病病秧秧十多年,他的离开我们早有心里准备,寿衣母亲提前给做好。
发丧父亲,当时花了3000多元,伯父出1000元,老叔出500元,我们自己出500元,剩下1000元收人情钱顶上。
父亲葬礼那天,弟弟特意从外地请假回来,他跟大哥披麻戴孝,一左一右给父亲守灵。
弟弟临走前,母亲从柜子里拿出一双步鞋,这双步鞋是母亲用了十多个晚上做的。
别看母亲性格内向,说话慢吞吞,但她做针线活很拿手。
记忆中,昏黄的灯光柔和地洒在屋内,母亲坐在那张老旧的木凳上,全神贯注地为我们做布鞋。
她的双手因干农活早已布满老茧,但却依旧灵巧,熟练地穿针引线,每一针都细密而紧实。
灯光映照着她的脸庞,仿佛在缝制的不是一双鞋,而是对我们姐弟无尽的爱意。
弟弟拿着步鞋试了又试,母亲怯生生的说:“合脚不?喜欢不?要是不喜欢,我下次再买个好看鞋底,做一双胶底鞋给你。”
母亲看着弟弟来时脚上穿的回力鞋,过去的回力鞋,简约的鞋型线条流畅,没有一丝多余的繁杂。
它用柔韧的橡胶包裹鞋底,搭配上质感十足的帆布鞋面,穿上后不仅舒适,还透着随性自在的时尚感,满满的都是旧时光里的青春气息。
母亲知道回力鞋挺贵,再看看自己做的步鞋,有点土气,跟回力鞋比较有着天地之差。
可是弟弟却说:“婶娘,您做的鞋底子厚,穿上感觉踩在棉花上,暖和轻巧,我太喜欢了。”
考虑到母亲才是弟弟亲娘,伯母让弟弟喊母亲婶娘。
弟弟大学毕业后,在市人民医院工作,是一名影像科医生。
我上师范学校到毕业参加工作,在伯父家住了6年,前3年白吃白住,后3年挣钱,给伯母生活费。
伯母说啥都不要,让我把钱给大哥,盖房子娶媳妇用。母亲觉得欠伯母太多,趁我回家,给伯母带些鸡蛋、鹅蛋,带些苹果花生。
赶上给哥哥盖房子,家里能给伯母得只有这些了,这些也是省出来的。
好在大哥没让母亲操心,房子盖好后,嫂子一分钱没要嫁过来,姐姐嫁在镇上,姐 夫在种子站上班,日子过得还可以。
弟弟26岁和医院里护士恋爱结婚,母亲和大哥,共同出钱给弟弟买了一台彩电。
我和姐姐给弟媳妇买了一套质量好,花色漂亮的床单被罩。弟媳妇喜欢的不得了。
直夸我有眼光,但她不知道,花了我半个月工资。
等弟媳妇生孩子时,我们姐妹给孩子买银锁,大哥给孩子买儿童车。母亲给孩子做小被,小肚兜,还做了一双漂亮鞋子,这可是母亲拿手针线活。
伯母退休后,给弟弟带孩子,母亲给大哥家带孩子,等弟弟家孩子稍大些,伯母便带他来乡下,和母亲一起哄两个孩子。
这样,伯母和母亲可以腾出手,摆弄菜园,养鸡养猪,让一家人有吃有喝,不用吃一口买一口。
只是这种舒心日子很快被打破了,不久后母亲检查出患上胃癌,是弟弟和我带她去检查的。
结果出来时,我躲在角落瑟瑟发抖,心像被重锤狠狠敲中,整个人瞬间懵了,大脑一片空白,简直不敢置信。
弟弟也是,听着医生的诊断,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走出医生办公室,弟弟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母亲住院期间,弟弟白天工作,我正好放暑假,白天我伺候母亲。
弟弟和弟媳妇一有空便上病房来看看,需要什么,两个人马上买回来。
晚上,弟弟和弟媳妇轮流换我回家休息。
住院费用,弟弟出大头,我出一部分,大哥日子过得差点,没用他出钱,姐姐出一些。
两年后,母亲撒手人寰,尽管我们很伤心,但我们真的尽力了。
发丧母亲,一共花了18000元,弟弟出10000元,伯父和伯母出8000元,他俩都已退休,退休金大几千。
我和大哥还有姐姐,一分钱没花,为这事,我和弟弟争论很久,终究还是弟弟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母亲出殡后,伯父、伯母和弟媳妇带孩子先回城里。
我们都没马上走,等给母亲圆坟后再走。
期间,我们姐弟四个人坐在一起唠起父母,唠我们小时候的事。
我们是想探探话,弟弟知不知道自己是过继给伯父的。
绕来绕去,弟弟听出言外之意,然后很温和的说:“我上初中时就知道了,那时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奶奶告诉我的。”
我说:“那你怎么没早说,趁咱父母活时,喊一声爸爸,妈妈。”
弟弟说:“喊与不喊,只不过是个称呼,喊了也许伯父、伯母会伤心,不喊亲生父、母不会生气。
再说了,我用行动证明,对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给予的爱一般多。
弟弟动容的跟大哥说:在我的心底,亲生父母给予我生命,养父母则用爱与关怀,陪伴我走过成长的岁岁年年。对我而言,这两份爱同样深沉,我都视作珍宝,毫无偏倚。
大哥听后,眼睛湿了,我和姐姐流着泪说:“母亲去天堂见父亲了,相信她能听到我们今天对话,会把这些话说给父亲听。让父亲保佑我们姐弟四个,从此不再分开,相互扶持,互相陪伴,一起孝敬伯父伯母!
弟弟点点头说:“你们都是我的家人,是上天赐予我们珍贵的礼物。因为有彼此,生活才充满意义,让我们珍惜这份缘分,用心经营,好好相处 。”
如今,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痕迹,可兄弟姐妹情从未改变。我们是彼此生命里的微光,在困难时照亮前路,在平凡日子里相互陪伴,是永远割舍不下的牵挂 。
- 上一篇:今年不兴老爹鞋了,满街都在穿“浅口单鞋”,搭配裙子长裤都好看
- 下一篇:無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