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老话“清明5不做,子孙无灾祸”,为啥不能穿新鞋?
发布时间:2025-03-28 20:49 浏览量:7
清明将至,老话“清明五不做,子孙无灾祸”,为啥不能穿新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马上就要进入四月了,我们也将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清明。
在民间,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重要日子。
在这一天,老话说:“清明五不做,子孙无灾祸”,那么这“五不做”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它又有着怎样的说法呢?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穿着深色或者素色的衣服去往坟前祭拜祖先。
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如果你穿着一身鲜艳的服装,会特别的扎眼。
尤其是在村里,人们最喜欢在背后议论,如果你穿着鲜艳的服装,必然会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说你不懂规矩,也不敬祖先。
这个习俗并不是迷信,而是承载着人们对孝道的尊重和传承。
在古人看来,祭祀祖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人们专心且虔诚,穿着素净是对先人的敬意。
如今,世世代代都遵守循这一传统,提醒自己要铭记祖先的恩德,不忘根本。
虽然时代变了,但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逝者的这份孝道。
清明是上坟的重要日子,虽然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兴起于明朝。
根据历史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幼时家里很穷,父母因为瘟疫死亡,当时为了逃命,只能草草将父母安葬。
在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他一直很愧疚,觉得没有厚葬父母就是不孝。
这时候朱元璋身边有个太监,他出了个主意,让朱元璋下令,清明节这天全国百姓都要去祭拜,如果谁的坟墓无人祭拜,那么就是您父母的坟墓。
最后,朱元璋还真靠这个方法找到了父母的坟墓并且将其厚葬。
这件事之后,清明上坟成为一种习俗,而且比之前更加盛行。
清明上坟讲究宜早不宜晚,意思是上午上坟,最好不要过中午12点。
古人认为,上午阳气充足,是一天中最为吉利的时段,此时进行祭祀活动,能够更好地与先人沟通,表达子孙后代的敬意和思念。
而到了下午,阳气逐渐减弱,阴气渐重,此时上坟可能会惊扰到先人,甚至会招惹来一些不好的东西。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依然延续这一传统,会早早地起床,准备好祭品,前往墓地祭扫,以确保在上午完成祭祀仪式。
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句话:“新鞋不踩旧人坟。”
在清明节上坟时,如果穿着新鞋,就不要去上坟,人们这样说主要有2个原因:
一是谐音“新鞋”与“心邪”相近,意思是穿着新鞋去上坟的儿孙心不诚,即使人到了坟前,也不会好好祭拜祖先。
人们这样说看似迷信,实际也是有一定的依据。
我们知道,人都是爱美的,穿上新鞋就会时不时的看鞋子,想看看脏了没有,或者是看看鞋子美不美。
在过去,坟墓多在荒郊野外,这里的路本就是土路,穿着新鞋走过,鞋上必然蒙上灰尘。
而清明又是多雨的节气,这时候全是泥水,新鞋也会变得脏兮兮。
到了坟前,有的人爱干净,可能会先处理自己鞋上的泥泞污渍,这样做反而忽略了逝者,显得对祖先不够尊重。
二是新鞋未经磨合,人们穿着新鞋走较远的路,可能会把自己的脚磨坏。
过去人们选择坟址时会考虑山上,因为这里的土地不能耕种,而且周围的环境也较为清幽,这样一来,既不会占用为数不多的耕地,还可以给逝者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栖息之所。
但由于坟墓较远,人们每次上坟需要走很远的路,如果穿着新鞋去上坟,脚都要磨破了,自然会影响祭拜的心情和诚意。
现如今,坟墓也都在山上,但是现在的交通工具比较发达,人们可以开车到坟前不远的地方。
只不过这剩下的一段路程,还是不太好走,如果新鞋没有过磨合期,那就会使人们走路更加不舒服。
因此建议大家穿旧鞋去上坟,不仅穿着舒服,就算是弄脏了也不心疼。
清明是人们从外地回老家祭祖的日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大家千万要记住不能吵架。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古人觉得在坟前吵架,不仅会“惊扰”先人,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不得安宁,还会破坏家里的兴旺。
之前村里有个老人去世了,留下了一套房和一些存款,老人有三个孩子,他们在分配老人遗产的时候,发生了一些矛盾,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联系过。
这不清明节快到了,他们也抽空回来给老人上坟,没想到三个人在坟前就吵了起来。
最后老二开车回家的路上撞了人,一问才知道,他心情不好,开车的时候总想坟前吵架的事,一分神就撞人了。
所以,坟前一定不要吵架,一家人即使吵架了,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没什么过不去的。
在坟前,把各自的小矛盾放一放,等到祭祖结束,一家人坐下来好好聊聊,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清明当天,天大地大都不如祭祖事大,在老传统中,祭祖结束后最好不要去别人家串门。
一来,这一天别人家也忙着祭祖,他们的儿女或者亲戚也要一同祭拜祖先,这时候有人就会盛情的邀请亲戚们在家吃饭。
此时你去串门,岂不是会打乱他们请亲戚吃饭的节奏。
二来,上坟是比较晦气的事情,如果这时候去别人家,有讲究的人会觉得你把晦气带到他们家。
虽然这种说法比较迷信,但也可以看出古人对上坟的敬畏,他们通过不走亲不串门的方式去传承古老的习俗。
老话“清明五不做,子孙无灾祸”,这句话是不是迷信,我们了解之后,详细大家也有自己的观点看法了。
虽然这五件事带有迷信色彩,但却影响了很多人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不遵守这些习俗,但要了解和传承,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被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