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成“关税战”受害者 运美货物或遭拒收 工厂将现停业潮

发布时间:2025-04-11 23:22  浏览量:10

美国加重关税,港商无奈成为受害者,订单被暂停,货物可能被拒收,香港鞋业商会主席张炜杰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知道如何应对,很快将会出现工厂倒闭潮,希望政府能多点关注,金融机构也给予宽免,帮助度过难关。

张炜杰表示,关税的情况不停变化,从10% 提升至34%,再升至84%,截至今日(11日)对中国货品的关税已增至145%,让人无以适从,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张炜杰表示,厂商出口的利润很少,就算加10%对业界亦是很困难,何况加到一倍多,真的是没有办法承担。最近几天,鞋业商会很多会员已经收到了很多查询,各种问题蜂至而来,有客户提出,已制造的货物暂时不要发货,本来要下的订单也不下了,厂商大受困扰。

关税不断在变化,张炜杰指出,港商的货物一般是由买家承担关税,由内地到美国运送货物的时间需要二十多日,在海上漂的时候,关税还在动,货品到埗后,可能需要重新计算关税,买家会因为需要缴交贵的关税亏本倒贴钱,平衡不了收支,从而拒绝收货,最后货物没人领取,发货的厂商需要承担这责任,将货物运回,最后也有可能货物就自留在码头。

张炜杰说,是一个很大的难关,堆积的货物不知道怎么处理,还有借贷的钱,要付的货款都需要去面对。如果这情况短期内未解决,相信很多港商在内地工厂将会要停止运作。

他希望政府多点关注,金融界也能多出些宽松的政策,比如说延长付款的期限,给厂商多点松动的时间解决问题,情况慢慢能有好转,帮港商度过这个难关。

张炜杰提到说其实早在十年前,有些港商把工厂搬迁到东南亚,希望可以避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这几年确实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关税战蔓延到全球,搬到东南亚的港商也难逃一劫,现在美方提出了90天的宽免期,希望这个政策能持续,当地的港商可以照常生产出货,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