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兰:无岸之河

发布时间:2025-01-26 17:14  浏览量:3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

作者:雅兰

慧喜欢穿一袭黑色中山装,衣领整齐的,如果是走路,就会把双手插在裤子双侧口袋里。一双黑色健身鞋,走起路来没有任何声响。连同慧吸烟而散发出的烟雾,在那个秋天,慧总是像一道异域风情,流行在临水的小镇上。

很多年过去,那条蜿蜒的街道似乎永远躺在时光里,艳阳璀璨之下发出圣洁的光。最亮的地方,坐落着一栋小楼,慧住在那里。

慧是一位画家。个头不高但显精神。黑黑的长发垂于耳的两旁,落在肩上被秋风一吹,很是款款抒情的,艺术极了。

原来,我与慧是毫无关联。将我带到慧面前的,是另外两个文艺之士。其中有位,后来成为南京媒介大咖。当时的一个秋夜,他们找到我,说有人想认识我,但我没答应前往。

夏的清晨,总有凉凉的风,从水面走过。

坐在河边,看水或看书,总是我必备的每日一事。而这时,慧突然地出现了,他停站在我的身边说,原来你在这里。

而对陌生而又生动的面容,我问,你是谁?

惊讶之余,最让我注目的,是一条纯白的口罩,贴切地挂附在他的脖颈上,与他的衣色形成强烈反差。

不知他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工作。问号充满了我的眼睛。

与他简短的交谈后,知道他叫慧。他说不喜欢形式,喜欢在黑暗中抽烟看烟头的火,会感觉到他还活着。喜欢在深夜作画调剂颜料,会感觉到他还有灵性地去调遣色彩。

他喜欢黑夜,因为暗是无边无味的。无味而寓百味。老子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慧还告诉我,味之外,有一种最高的至味。

慧的出现,为那个夏天的清晨,带来了我从没接触过的景致。慧影响了我。

慧的眼睛,一直闪烁着光芒。他在看我,在明亮的靛蓝色里,稳稳地有他的坐姿。很多时候,他的手中握住的不是画笔,而是一只正在燃着血液的烟蒂,红红的和身后的榕树相映着,成一道生命的景象。因为树是绿色的,因为慧很年轻。

时间无法永恒。美,总在距离之外产生。

一片树叶,常常在一个人的思想里,产生四季不同的光芒。树叶之上的光芒,只有思想者才能看到。才能领悟出种种深刻的人生思考。

慧的作品总是有树叶,各色各样的,千姿百态。这些树叶,并不是以主象存在于每幅画中,它们或显或隐地在作品的下方,上方,主景的前方或后方。这就是慧,在无形中,求得一种恒性的美。

生命是一种感觉,艺术创作,需要在自我的果上,开放博大而自然的花。它是一种展现。

慧掌握的,是一种切入层次的淡泊。

人生似一条河流,欢快而轻悦地流淌着。不知不觉,慧已走到另一个生命的道口。

慧总是笑着。有时,他看我写的东西,会用上几个星期去思考,我为何要这么写,为何用语言形成文字,称作诗。

萦缠的丝缕多了,就有了纠结。同样的,有一天,慧说他画不下去了。他不知道怎样下笔才能叫作画。然后,再能受到自我肯定。

艺术,最终摧毁的是艺术家。慧迷失了,犹如在海里。

一枚红叶,落进了秋的水里,将慧回旋着,慧没有方向。他丢下手中的画笔,乘风而去,那一年,慧只有二十一岁。

我是在行走的路上,得知慧离世的消息。同样是在光阳肆溅的午后,我独自前行,告诉我的,是一个朋友。这,怎么可以?我以为听错了。

我愕然地伫在路边,仿佛是迎风的一株植物,冷凝得不知所措。神思稍静片刻,我抖索着声音问道,认真的吗?朋友说,人命关天的事,不能开玩笑。朋友的声音很大,一下让我惊醒过来。

我不顾一切地向小楼冲去。慧家的一楼大厅里坐满了人,其中一位长者问我找谁,我说,我找慧。长者口中喃喃地说道,他去了,他去了。话没说完便咽哽起来。慧的姐姐是认得我的,见了我,便将我引向慧曾经的房间,一切照旧依然,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的书与画,一样的水与石。

慧的房间在顶层。记得第一次走进去时,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成堆成堆的书籍,或整齐叠放,或零乱散落。一张宽大的桌子就是画台了,上面泼满各色绚烂的颜料和油彩。墙的面壁上,挂满了慧的作品。

慧的作品中,风景展示的都是秋叶。落下的都零散在地面,没有落下的则垂挂在树梢,如果风吹来,就要欲坠似的,很有动感。不同之处在于,每幅的风景画上,都佩挂着一条风格颜色各异的项链,在秋阳或艳灯的照影下,显得夺目而光彩。

慧的烟灰缸很大很蓝,里面积满烟头,犹如一位老人的记忆里,盛满了世纪的尘埃。

一只椭圆形的盘子是瓷的。一汪清水溶在里面,淹没了奇丽而神巧的各种雨花石。窗台上,养着一些花和不知名的紫色小植物。

慧的房间里,到处弥漫着一股优雅而高贵的感伤。那时,慧的神情是迷离的。慧盘腿坐在地上抽着烟。那是我与慧第二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慧的离去,就像是有人出趟远门,去寻找什么结果去了。一切都没有改变。

哲人说过:一个文化人的诞生,就是一个自然人的死亡。哲人想表达的是,生命本能与艺术极限所起的冲突。那时的我,领悟不深刻,慧是能领悟到的。所以,慧始终穿梭于生与死之间,进行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绝对较量。

慧的生命失控,更多的是对艺术追求的一种徘徊和难以把握。

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现代主义艺术,确定了一种绝对的死亡。这死亡在人们面前,它离人很近。是的,它离慧太近了,近得没有丝毫的距离,近得它(他)们相互吞噬掉了对方。最终,它(他)们融为了一体,走向了一种纯粹。

慧是走了,走向自己的路,却给我留下太多的追忆和惋惜。因为着慧的年少,因为着生命的美好。(张石摄影)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