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借宿妹夫家,见床前一双绣花鞋,他转头报了官

发布时间:2025-03-20 19:01  浏览量:6

货郎借宿妹夫家,见床前一双绣花鞋

在清末民初那会儿,在河北地界上有个名叫刘大柱的货郎。

刘大柱此人身材魁梧,心地善良,靠着一副货担走街串巷,养家糊口。

他平日里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也遇到过不少离奇古怪的事儿。

这天,刘大柱挑着沉甸甸的货担,从邻近的镇子上往回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刘大柱加快了脚步,希望能早点赶回家。

可谁曾想,半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刘大柱只好加快脚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

走了没多远,刘大柱远远望见前方有座孤零零的宅院,便快步上前,打算敲门借宿。

他敲了敲大门,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探出一个脑袋来。

那人一见刘大柱,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问道:“这位大哥,有何贵干?”

刘大柱连忙拱手道:“这位兄弟,我是过往的货郎,天色已晚,又下起了大雨,能否在您这里借宿一晚?”

那人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进来吧。”

刘大柱进了宅院,发现这宅子虽不大,但布置得倒也雅致。

那人领着他来到一处厢房,说道:“你就住在这里吧,有什么事叫我便是。”

刘大柱感激不尽,连连道谢。

他放下货担,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准备歇息。

可就在这时,他忽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房门被轻轻推开了。

刘大柱心中一惊,连忙坐起身来,只见一个身材苗条的女子走了进来。

那女子长得如花似玉,眉眼间透着一股子媚气。

刘大柱一看,顿时愣住了,心中暗想:这女子是谁?

怎会深夜来此?

那女子见刘大柱醒了,微微一笑,说道:“大哥莫怕,我是这家的女主人,名叫翠花。

我夫君外出未归,我见你一人在此,便想来问问你可有什么需要。”

刘大柱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说道:“多谢弟妹关心,我一切都好。”

翠花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好生歇息吧,我不打扰你了。”

说罢,翠花转身欲走,刘大柱却突然叫住了她,说道:“弟妹,且慢!”

翠花一愣,回头问道:“大哥还有何事?”

刘大柱犹豫了一下,说道:“弟妹,我瞧你长得如此漂亮,又这般贤惠,真是难得。

不知你夫君是做何营生的?”

翠花一听,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说道:“我夫君乃是这附近有名的大户人家,家中良田千顷,房产无数。

只因他平日里忙于生意,这才时常不在家。”

刘大柱一听,心中暗想:怪不得这宅子布置得如此雅致,原来是大户人家。

翠花见刘大柱盯着自己看,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说道:“大哥,夜深了,你早些歇息吧,我先回房了。”

说罢,翠花转身离去。

刘大柱望着她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

次日清晨,刘大柱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便来到前厅。

只见翠花已经坐在那里,桌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饭。

刘大柱见状,连忙上前道谢。

翠花微微一笑,说道:“大哥客气了,快些吃吧,吃完了我还要收拾家务呢。”

刘大柱点了点头,坐下吃了起来。

早饭过后,翠花陪着刘大柱在院子里闲聊。

刘大柱见翠花温柔贤惠,心中越发喜欢。

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刘大柱和翠花闻言,连忙站起身来。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走了进来,那人一见翠花,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

翠花一见那男子,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说道:“你怎么回来了?”

那男子冷哼一声,说道:“我要是不回来,还不知道你在家里都干了些什么呢!”

说罢,那男子瞪了刘大柱一眼,说道:“你是谁?

怎么会在这里?”

刘大柱一愣,连忙说道:“我是过往的货郎,昨晚大雨,在此借宿一晚。”

那男子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你现在就走吧。”

刘大柱一听,心中暗暗叫苦,心想:这大雨还没停呢,你让我怎么走?

可那男子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你放心,我会让人送你回去的。”

说罢,那男子吩咐下人备好马车,送刘大柱回家。

刘大柱无奈,只好跟着下人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颠簸,刘大柱心中五味杂陈。

他望着窗外的雨幕,心中暗自思量:这翠花的夫君究竟是何许人也?

为何如此蛮横无理?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村口。

刘大柱下了马车,望着远去的马车,心中越发好奇。

他决定再回去看看,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刘大柱悄悄地回到了那座宅子附近,躲在暗处观察。

只见那座宅子大门紧闭,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

刘大柱心中疑惑,心想:难道他们都出去了?

就在这时,宅子的大门突然打开了,只见翠花和那男子走了出来。

刘大柱心中一惊,连忙躲好。

只见二人上了一辆马车,马车一路向西而去。

刘大柱见状,心中越发好奇,决定悄悄地跟上去。

他一路小跑,跟着马车来到了一座荒郊野岭的破庙前。

只见马车停了下来,翠花和那男子下了车,走了进去。

刘大柱悄悄地来到破庙门口,只见庙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烛光。

他轻轻地推开门,只见破庙里供奉着一尊破败的神像,神像前摆着一张供桌,供桌上点着两支蜡烛。

翠花和那男子站在供桌前,正在低声交谈。

刘大柱悄悄地靠近,只听那男子说道:“翠花,你昨晚为何留那货郎在家中过夜?

你可知道,这若是传了出去,咱们的脸面往哪儿搁?”

翠花闻言,低声说道:“我也是没办法呀,昨晚下大雨,他又是个外乡人,我不留他,他又能去哪儿呢?”

那男子一听,哼了一声,说道:“就算如此,你也不该和他独处一室啊!”

翠花一听,顿时急了,说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我何时和他独处一室了?

我不过是去给他送了些吃的喝的,就回了自己房间。”

那男子一听,这才稍稍放心,说道:“如此便好,你以后可要多加小心,莫要再惹出这等事端来。”

翠花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说罢,二人不再言语,开始收拾起供桌上的东西来。

刘大柱见状,心中暗自思量:这二人究竟在搞什么鬼?

为何会在这破庙里相会?

就在这时,刘大柱一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枯枝,发出“咔嚓”一声响。

破庙里的二人闻言,顿时警觉起来。

那男子大喝一声:“什么人?”

说罢,他拿起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冲了出来。

刘大柱见状,心中一惊,连忙转身逃跑。

那男子在后面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喊道:“站住!

别跑!”

刘大柱跑得气喘吁吁,心中暗自叫苦。

他心想:这下可糟了,要是被那男子追上,非得被他砍死不可!

就在这时,刘大柱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座小桥,桥下是一条湍急的河流。

他心中一横,决定跳河逃生。

于是,他猛地往前一冲,跳进了河里。

那男子追到河边,望着河中的刘大柱,气得直咬牙。

他骂道:“好小子,有种你别上来!”

说罢,那男子转身离去。

刘大柱在水中挣扎着,好不容易游到了对岸。

他上岸后,望着远去的破庙,心中越发好奇。

他决定回去找自己的妹夫,将此事告诉他,让他帮自己查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大柱一路小跑,回到了妹夫家。

他敲响了大门,不多时,妹夫赵二狗打开了门。

一见是刘大柱,赵二狗惊讶地问道:“大柱哥,你怎么回来了?

不是去送货了吗?”

刘大柱一把拉住赵二狗,将他拉到一旁,低声说道:“二狗,我有件奇怪的事儿要告诉你。”

赵二狗一听,连忙问道:“什么事儿?

快说。”

刘大柱便将昨晚借宿之事,以及跟踪翠花和那男子来到破庙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二狗。

赵二狗一听,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他说道:“这怎么可能?

那翠花不是已经嫁到邻村去了吗?

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刘大柱一听,心中越发疑惑,问道:“你说什么?

翠花嫁到邻村去了?”

赵二狗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事儿全村人都知道,你怎么会不知道?”

刘大柱闻言,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他心想:难怪那男子会如此蛮横无理,原来他根本不是翠花的夫君!

就在这时,赵二狗忽然说道:“大柱哥,这事儿不对劲儿,咱们得赶紧报官!”

刘大柱一听,连忙点头,说道:“对对对,咱们得赶紧报官!”

说罢,二人匆匆来到县衙,将此事告诉了县令。

县令一听,顿时拍案而起,说道:“光天化日之下,竟有这等不法之徒!

本官定要亲自前去,将他们捉拿货郎借宿妹夫家,见床前一双绣花鞋

在清末民初那会儿,在河北地界上有个名叫刘大柱的货郎。

刘大柱此人身材魁梧,心地善良,靠着一副货担走街串巷,养家糊口。

他平日里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也遇到过不少离奇古怪的事儿。

这天,刘大柱挑着沉甸甸的货担,从邻近的镇子上往回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刘大柱加快了脚步,希望能早点赶回家。

可谁曾想,半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刘大柱只好加快脚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

走了没多远,刘大柱远远望见前方有座孤零零的宅院,便快步上前,打算敲门借宿。

他敲了敲大门,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探出一个脑袋来。

那人一见刘大柱,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问道:“这位大哥,有何贵干?”

刘大柱连忙拱手道:“这位兄弟,我是过往的货郎,天色已晚,又下起了大雨,能否在您这里借宿一晚?”

那人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进来吧。”

刘大柱进了宅院,发现这宅子虽不大,但布置得倒也雅致。

那人领着他来到一处厢房,说道:“你就住在这里吧,有什么事叫我便是。”

刘大柱感激不尽,连连道谢。

他放下货担,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准备歇息。

可就在这时,他忽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房门被轻轻推开了。

刘大柱心中一惊,连忙坐起身来,只见一个身材苗条的女子走了进来。

那女子长得如花似玉,眉眼间透着一股子媚气。

刘大柱一看,顿时愣住了,心中暗想:这女子是谁?

怎会深夜来此?

那女子见刘大柱醒了,微微一笑,说道:“大哥莫怕,我是这家的女主人,名叫翠花。

我夫君外出未归,我见你一人在此,便想来问问你可有什么需要。”

刘大柱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说道:“多谢弟妹关心,我一切都好。”

翠花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好生歇息吧,我不打扰你了。”

说罢,翠花转身欲走,刘大柱却突然叫住了她,说道:“弟妹,且慢!”

翠花一愣,回头问道:“大哥还有何事?”

刘大柱犹豫了一下,说道:“弟妹,我瞧你长得如此漂亮,又这般贤惠,真是难得。

不知你夫君是做何营生的?”

翠花一听,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说道:“我夫君乃是这附近有名的大户人家,家中良田千顷,房产无数。

只因他平日里忙于生意,这才时常不在家。”

刘大柱一听,心中暗想:怪不得这宅子布置得如此雅致,原来是大户人家。

翠花见刘大柱盯着自己看,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说道:“大哥,夜深了,你早些歇息吧,我先回房了。”

说罢,翠花转身离去。

刘大柱望着她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

次日清晨,刘大柱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便来到前厅。

只见翠花已经坐在那里,桌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饭。

刘大柱见状,连忙上前道谢。

翠花微微一笑,说道:“大哥客气了,快些吃吧,吃完了我还要收拾家务呢。”

刘大柱点了点头,坐下吃了起来。

早饭过后,翠花陪着刘大柱在院子里闲聊。

刘大柱见翠花温柔贤惠,心中越发喜欢。

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刘大柱和翠花闻言,连忙站起身来。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走了进来,那人一见翠花,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

翠花一见那男子,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说道:“你怎么回来了?”

那男子冷哼一声,说道:“我要是不回来,还不知道你在家里都干了些什么呢!”

说罢,那男子瞪了刘大柱一眼,说道:“你是谁?

怎么会在这里?”

刘大柱一愣,连忙说道:“我是过往的货郎,昨晚大雨,在此借宿一晚。”

那男子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你现在就走吧。”

刘大柱一听,心中暗暗叫苦,心想:这大雨还没停呢,你让我怎么走?

可那男子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你放心,我会让人送你回去的。”

说罢,那男子吩咐下人备好马车,送刘大柱回家。

刘大柱无奈,只好跟着下人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颠簸,刘大柱心中五味杂陈。

他望着窗外的雨幕,心中暗自思量:这翠花的夫君究竟是何许人也?

为何如此蛮横无理?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村口。

刘大柱下了马车,望着远去的马车,心中越发好奇。

他决定再回去看看,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刘大柱悄悄地回到了那座宅子附近,躲在暗处观察。

只见那座宅子大门紧闭,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

刘大柱心中疑惑,心想:难道他们都出去了?

就在这时,宅子的大门突然打开了,只见翠花和那男子走了出来。

刘大柱心中一惊,连忙躲好。

只见二人上了一辆马车,马车一路向西而去。

刘大柱见状,心中越发好奇,决定悄悄地跟上去。

他一路小跑,跟着马车来到了一座荒郊野岭的破庙前。

只见马车停了下来,翠花和那男子下了车,走了进去。

刘大柱悄悄地来到破庙门口,只见庙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烛光。

他轻轻地推开门,只见破庙里供奉着一尊破败的神像,神像前摆着一张供桌,供桌上点着两支蜡烛。

翠花和那男子站在供桌前,正在低声交谈。

刘大柱悄悄地靠近,只听那男子说道:“翠花,你昨晚为何留那货郎在家中过夜?

你可知道,这若是传了出去,咱们的脸面往哪儿搁?”

翠花闻言,低声说道:“我也是没办法呀,昨晚下大雨,他又是个外乡人,我不留他,他又能去哪儿呢?”

那男子一听,哼了一声,说道:“就算如此,你也不该和他独处一室啊!”

翠花一听,顿时急了,说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我何时和他独处一室了?

我不过是去给他送了些吃的喝的,就回了自己房间。”

那男子一听,这才稍稍放心,说道:“如此便好,你以后可要多加小心,莫要再惹出这等事端来。”

翠花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说罢,二人不再言语,开始收拾起供桌上的东西来。

刘大柱见状,心中暗自思量:这二人究竟在搞什么鬼?

为何会在这破庙里相会?

就在这时,刘大柱一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枯枝,发出“咔嚓”一声响。

破庙里的二人闻言,顿时警觉起来。

那男子大喝一声:“什么人?”

说罢,他拿起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冲了出来。

刘大柱见状,心中一惊,连忙转身逃跑。

那男子在后面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喊道:“站住!

别跑!”

刘大柱跑得气喘吁吁,心中暗自叫苦。

他心想:这下可糟了,要是被那男子追上,非得被他砍死不可!

就在这时,刘大柱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座小桥,桥下是一条湍急的河流。

他心中一横,决定跳河逃生。

于是,他猛地往前一冲,跳进了河里。

那男子追到河边,望着河中的刘大柱,气得直咬牙。

他骂道:“好小子,有种你别上来!”

说罢,那男子转身离去。

刘大柱在水中挣扎着,好不容易游到了对岸。

他上岸后,望着远去的破庙,心中越发好奇。

他决定回去找自己的妹夫,将此事告诉他,让他帮自己查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大柱一路小跑,回到了妹夫家。

他敲响了大门,不多时,妹夫赵二狗打开了门。

一见是刘大柱,赵二狗惊讶地问道:“大柱哥,你怎么回来了?

不是去送货了吗?”

刘大柱一把拉住赵二狗,将他拉到一旁,低声说道:“二狗,我有件奇怪的事儿要告诉你。”

赵二狗一听,连忙问道:“什么事儿?

快说。”

刘大柱便将昨晚借宿之事,以及跟踪翠花和那男子来到破庙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二狗。

赵二狗一听,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他说道:“这怎么可能?

那翠花不是已经嫁到邻村去了吗?

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刘大柱一听,心中越发疑惑,问道:“你说什么?

翠花嫁到邻村去了?”

赵二狗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事儿全村人都知道,你怎么会不知道?”

刘大柱闻言,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他心想:难怪那男子会如此蛮横无理,原来他根本不是翠花的夫君!

就在这时,赵二狗忽然说道:“大柱哥,这事儿不对劲儿,咱们得赶紧报官!”

刘大柱一听,连忙点头,说道:“对对对,咱们得赶紧报官!”

说罢,二人匆匆来到县衙,将此事告诉了县令。

县令一听,顿时拍案而起,说道:“光天化日之下,竟有这等不法之徒!

本官定要亲自前去,将他们捉拿归案!

县令说罢,当即点齐衙役,跟着刘大柱和赵二狗来到了那座破庙前。

只见破庙大门紧闭,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

县令一挥手,衙役们冲上前去,将破庙团团围住。

县令大步流星地来到庙门前,猛地一脚将庙门踹开。

只见庙内空无一人,只有供桌上的两支蜡烛还在微微摇曳。

县令环顾四周,心中暗自思量:这二人莫非已经逃走了?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忽然指着供桌下的地板说道:“大人,您看这里!”

县令闻言,连忙走了过去。

只见供桌下的地板上有一块木板微微隆起,似乎被人动过。

县令心中一动,用力将那块木板掀开,只见下面竟然有一个暗道!

县令心中大喜,连忙招呼衙役们顺着暗道追了下去。

暗道曲折蜿蜒,走了没多远,便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地下室。

只见那地下室里灯火通明,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金银珠宝。

而在那金银珠宝之中,正坐着两个人,正是翠花和那男子!

二人一见县令带着衙役们闯了进来,顿时吓得脸色惨白。

县令大步上前,将二人团团围住。

他怒喝道:“好大胆的贼人!

竟敢在此地行窃!

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那男子见状,猛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中的钢刀,想要冲出重围。

可县令身边的衙役们岂是吃素的?

他们一拥而上,将那男子按倒在地,夺下了他手中的钢刀。

翠花一见那男子被擒,顿时瘫坐在地上,哭喊道:“大人饶命啊!

我们也是逼不得已啊!”

县令闻言,皱了皱眉头,说道:“你且说来听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翠花抽泣着,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县令。

原来,翠花和那男子是一对夫妻,二人平日里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后来,他们听说附近有一座古墓,里面藏有大量的金银珠宝。

于是,二人便动了歪心思,想要去古墓里盗宝。

可古墓机关重重,二人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找到了进入古墓的暗道。

他们进入古墓后,果然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二人欣喜若狂,将珠宝装了满满一大箱子,准备带回家中享用。

可谁曾想,他们刚走出古墓,就遇到了大雨。

二人只好来到那座破庙里避雨。

而刘大柱恰好也在此时来到了破庙借宿。

翠花见刘大柱是个外乡人,便起了歹心,想要将他杀死灭口。

可刘大柱机警过人,察觉到了翠花的恶意,便悄悄地逃走了。

翠花和那男子见刘大柱逃走,心中十分害怕。

他们担心刘大柱会去报官,便决定先下手为强,将刘大柱抓住杀死。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刘大柱竟然会跟踪他们来到破庙,还发现了他们的秘密。

县令一听,顿时怒不可遏。

他骂道:“好大胆的贼人!

竟敢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本官定要将你们打入大牢,严加惩处!”

说罢,县令命令衙役们将翠花和那男子押回县衙,关入大牢。

而那一箱金银珠宝,也被县令如数收缴,充入国库。

刘大柱和赵二狗见县令如此神勇,心中十分敬佩。

他们连连道谢,感谢县令为他们伸张正义。

县令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二位不必客气,这是本官应尽的职责。”

说罢,县令带着衙役们离开了破庙,回到了县衙。

而刘大柱和赵二狗也各自回到了家中,继续过着他们平静的生活。

可这事儿还没完。

翠花和那男子被关入大牢后,始终不肯认罪。

他们一口咬定那些金银珠宝是他们自己的,是刘大柱诬陷他们。

县令见二人如此顽固不化,便决定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

可谁曾想,翠花和那男子竟然在受刑时暴毙而亡!

这事儿顿时在县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纷纷议论纷纷,说这二人肯定是被冤枉的。

县令一听,心中也十分疑惑。

他心想:这二人究竟是不是真凶?

那金银珠宝究竟是从何而来?

为了查明真相,县令决定再次来到那座破庙,仔细勘查现场。

他带着衙役们来到破庙,将破庙里里外外翻了个底朝天。

可除了那条暗道和地下室里的金银珠宝外,县令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正当县令准备打道回府时,他忽然发现供桌上的两支蜡烛有些异样。

他仔细一瞧,只见蜡烛的底部竟然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

县令心中一动,将这些符号记了下来。

县令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他心想:难怪那二人会如此拼命地去盗宝,原来他们是想通过这些金银珠宝找到长生不老的秘诀!

可这事儿还没完。

县令在查阅古籍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那座古墓的主人乃是一位古代方士,他一生都在研究长生不老的秘诀。

而他死后,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刻在了古墓的墙壁上。

县令心想:这二人肯定是在古墓里看到了那些研究成果,才会如此拼命地去盗宝。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那些研究成果只是方士的妄想和虚幻,根本无法实现长生不老。

为了彻底查明真相,县令决定亲自前往古墓,查看那些研究成果。

他带着一干人等,来到了古墓的入口。

只见古墓的入口被一块巨大的石板封住,石板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

县令命人将石板撬开,带着一干人等进入了古墓。

只见古墓里阴森恐怖,到处都是机关陷阱。

县令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触发了什么机关。

走了没多远,他们便来到了古墓的主墓室。

只见主墓室的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图案。

县令仔细地辨认着,终于找到了方士的研究成果。

只见那些研究成果详细记载了方士如何炼制丹药、如何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

可令人失望的是,那些方法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

方士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可最终却落得个暴毙而亡的下场。

县令看完这些研究成果后,心中感慨万千。

他心想: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秘诀,只有脚踏实地、好好生活才是真谛。

于是,县令命人将古墓重新封好,带着一干人等离开了古墓。

回到县衙后,他将此事昭告天下,让人们都知道长生不老只是虚妄和幻想。

而刘大柱和赵二狗在得知此事后,也感慨万千。

他们心想: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劳而获的好事,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于是,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努力地工作着。

而县令也因为此事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提拔,成为了一位更加受人尊敬的好官。

这事儿就这样结束了。

可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却是深远的。

它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脚踏实地、好好生活才是真谛,而那些虚幻和不切实际的东西只会让人们陷入无尽的痛苦和迷茫之中。

外部推荐